构建开放平台 助力科学育儿 | 上海“良好开端”教育沙龙宣告成立

时间:2020-11-03浏览:13

10月31日,2020年上海市科学育儿指导公益活动“育儿加油站”(市区共建)在杨浦举行,上海开放大学分会场承办了公益论坛暨科学育儿指导立体化专题宣传周闭幕式活动。

上海市早教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忻怡主持了欢迎礼和闭幕仪式,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伯军致欢迎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李爱铭博士主持专题论坛,人文学院院长张志京宣读了成立“良好开端”教育沙龙的倡议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了重要讲话并宣布科普周活动圆满落幕。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幼有所育”,上海则提出了“幼有善育”的更高标准。科学育儿究竟如何开展?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伯军在致辞中对“幼有善育”作了深刻阐释。他认为“善”有两层意思:一是善良,即发心要善,有慈悲心,有爱心;二是无过无不及,即对儿童的教养,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既不教养过度又不放任自流。因此,对“幼有善育”应当这样定义:要以儿童成长为本,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教养儿童,处理好“个性”与“本性”、“游戏”与“教育”、“托育机构”与“家庭”、“家长”与“儿童”四种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王伯军副校长指出,第一种关系叫“个性”与“本性”。每个儿童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但是个性不能违背本性——即王阳明心学中的“良知”。个性是在“本性”的基础上做加法,这是四种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第二种关系叫“游戏”与“教育”。不能把“教育”理解为教知识,而是教规矩,教儿童怎么做人,所谓做人和规矩就是要符合“本性”的要求。“游戏是载体,教育是思想”,即通过“游戏”这个载体体现教育的思想。第三种关系叫“托育机构”与“家庭”。在婴幼儿教养过程中,家庭是主体、是第一位的。家庭中不能形成“以儿童为中心”,全家人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小孩一个人身上,众星捧月;而要形成多个中心,父母互爱、亲子互爱的“链接”关系。第四种关系叫“家长”跟“儿童”。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绝不是替代儿童做事情,而应起到一种“示范”的作用,“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可以给儿童示范,指导儿童,帮助儿童,但不能“替代儿童”。

随之展开的由李爱铭博士主持的公益论坛,聚焦婴幼儿运动健康教育,以“运动、健康与儿童早期发展”为主题,线下专家研讨、线下线上同步向婴幼儿家庭传播最前沿的运动健康理念。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副教授全明辉、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彭咏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张晔、宋庆龄幼儿园运动教研组组长黄嘉嘉、杨浦区教育局局长卜健、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前研究室主任黄娟娟、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陆大江等专家,依次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前沿研究和观点,展示了上海在教育、医学、运动不同领域协同推进婴幼儿健康与发展的探索成果。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主持人李爱铭博士将其概括为三个层面的内容。从宏观层面而言,上海市通过融通机制,推动多专业领域、多部门的协同,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进程。在中观层面,早期教育的课程完善、理念更新、家园共育探索等深入推进,不断深化上海学前教育的内涵,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在微观层面,对于信息时代婴幼儿的屏幕暴露、睡眠时间、运动时长与强度、游戏化的衔接等不断研究和推进,以幼儿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研究、科学实践。

为推进“幼有善育”,上海开放大学在论坛上发起成立“良好开端”教育沙龙。人文学院张志京院长介绍,0至6岁是人生发展的开端,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开端”沙龙聚焦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由学前与家庭教育行业协会、学前与托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相关专业单位等构成,汇聚多元优质资源,搭建开放交流平台,推动跨领域协同,共同提升育儿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服务和引领儿童、家长和相关从业人员。沙龙联盟单位采取开放式管理和轮值主席单位召集制。每年底举行一次全体成员活动,每季度由轮值主席单位组织一次主题沙龙活动。部分成员单位间的协作活动可以自由组织进行。

沙龙首期成员包括上海市托幼协会、上海教育学会幼教专委会、上海市早教指导服务中心、上海市托育指导服务中心、《上海托幼》杂志社、杨浦区教育局托育工作科、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浦东新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上海市杨浦区延吉幼儿园、上海市杨浦区内江新村幼儿园、上海蒙特梭利教育进修学院、上海幼教玩具用品有限公司、中智元教育产业投资集团(爱心托)等。各成员单位负责人论坛后进行了初步交流。由于论坛不定期扩容或调整,参与论坛的专家们接受邀请,将加盟成为沙龙第二批成员单位。

“育儿加油站”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9年,是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早期教育品牌。31号的活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良好影响,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东方网等媒体给予高度关注与评价。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