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逆向而行,守护着社区百姓的健康与平安。陈心,舞蹈表演专业新生,作为一名党员、街道工作人员,她冲锋在前,昼夜奋战,让青春在奉献中彰显。
穿上“大白”,守护在社区抗疫“最前线”
上海各小区进入封控管理后,大家闻令而行、从令如流,迅速构建起各社区的抗疫战斗堡垒。在街道工作的陈心,一方面要配合防疫部门梳理排摸社区人口和楼栋情况,及时有效贯彻各项抗疫任务,并向居民区发布告知书;另一方面需随时关注居委干部们体力和心理的抗压程度,鼓励大家抱团坚守,齐心抗疫,坚决打赢这次攻坚战。陈心每天都要到自己联系的居委会,看看社区情况。有时为社区老年人送餐,有时到封控楼道外了解情况,有时帮助居委协调各类防疫物资……
疫情发生以来,陈心便投入到小区核酸检测点服务工作中,从开始在外围提示居民保持2米间距、贴试管码,到站在检测台前协助消杀、指导居民生成核酸码,再到进入核心区域为居民扫码登记、做好医生助理、清点运送样本等。陈心说“期间特别感动的是,有居民在做核酸时,给我们送上冰宝贴、矿泉水,还有小朋友给我们送来‘大白画’、手工‘小红花’,让我们瞬间恢复体力,穿着‘大白’也不觉得闷热了,让我们坚信付出的意义,平凡岗位也能书写不凡的奉献”。
披上“小蓝”,担负起社区防疫“协调员”
居民足不出户,但基本生活保障必须及时跟进,陈心所在部门承担起了街道部分保供工作,比如协调团购资源分配给各居民区、提供居民团购规范流程模板等。在协助居委会工作时,陈心经常帮忙接听居民来电,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对于一些难解决问题,陈心也会帮助居民向各部门了解政策,寻求多方资源合力解决。在工作中,陈心渐渐发现其中不少问题,是因为信息不畅,才引发居民的担忧和误解,陈心和居委商量,调动起志愿者专业力量,为小区做起疫情日报,绘制防疫地图,及时公开信息。
背起“斜挎包”,做好抗击疫情“补位”工作
街道面临的防疫工作需要在实践中持续调整和优化,作为下沉居委会的街道工作人员,陈心的角色更多是社区点位的补位“自由人”。当阳性病例在社区出现时,陈心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全力以赴,事不过夜。此外,陈心还需关注周边居民情况,细化研判,努力将传染范围和程度降到最低。当经历了多日持续核酸检测,居民情绪有些波动时,陈心与居委策划,发起社区小朋友们的线上才艺展示活动,让小朋友用画笔、用歌声、用琴艺等,表达对抗疫的支持、对生活的希望、对上海的信心。
在这次抗疫中,能坚守在社区一线,与居委干部们、社区志愿者们一起战斗,为抗疫尽绵薄之力,陈心感到非常荣幸。目前陈心联系的小区疫情已得到控制,这让陈心非常欣慰。持续在社区抗疫岗位已有两个多月,大强度工作之下,让陈心有了历练、有了感悟、更有了提升。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陈心坚持舞蹈专业的学习。人文学院老师们的在线舞蹈课程教学,不仅帮助陈心学习舞蹈技巧,舒展身心,受到美的熏陶,更能使陈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得到精神的支持和鼓励。
站在上海抗疫保卫战前线的陈心和她的同事们,用汗水和努力诠释着责任、坚守着信念,她和无数街道的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还将继续用爱心和温暖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与平安!
人文学院学工办党支部供稿